据市场研究随着人们对汽车使用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车载电子控制装置和用电设备不断的增加,提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输出性能成为汽车发电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汽车发电机是汽车供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汽车发电机过高的建压转速值,不仅使发电机的使用范围减小,而且在汽车怠速时不能充分利用发动机的能量,不利于节能减排的趋势。要提高用电系统的工作范围,要求汽车发电机既能满足高速时的电压输出,又能在较低的转速下给整个系统供电。在我国乘用车发电机配套市场基本上被外资品牌所垄断,上海法雷奥、锦州汉拿、天津电装、成都华川电装几家中外合资占据近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的主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国内生产的乘用车车型多为国外的成熟车型,这些车型在国外已经有固定的配套企业,汽车引进国内生产之后,大多数车型仍然由国外原有的配套企业负责配套生产,如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的发电机由日本电装公司配套,现代汽车的发电机由韩国万都公司配套。
另一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汽车发电机的制造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外资企业相比,我国汽车发电机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配套经验等方面还与外资企业存在着较大差距。据商用车配套市场调研,由于民营企业经营灵活、适应能力快,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重庆博耐特、湖州德宏、山东聊城五岳等一批民营企业,其生产规模及市场份额方面要高于江苏恒力电机、东风汽车电器、贵阳航空电机等一批国有企业。我国汽车发电机配件市场经过最近几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在高速增长。我国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为我国汽车配件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汽车售后维修和保养市场。汽车发电机属于汽车易损零部件,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扩大,售后市场对于汽车发电机的需求将不断地扩大。
2010-2012年汽车行业进出口总体走势
据市场调研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从09-10年的高增长爬坡期转入调整期,国内市场增速在2%左右的低位波动。汽车进出口由于金融危机后的启动较晚,10年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11年的进口随国内市场的增速低迷和日本地震而增速大幅放缓,而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依旧保持顽强上升的态势。日本地震对中国进口车和进口零部件影响在2季度充分体现,3季度进口恢复。但随着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和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汽车出口又面临多层次的压力。
据市场研究伴随中国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跨国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和收获也越来越大;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中国汽车出口也是倍感艰辛。根据全国乘联会数据分析,12年中国汽车行业进出口面临复杂艰难走势特征:
(一)、自05年中国汽车市场二次腾飞以来,11年的中国持续成为汽车行业的净进口国,11年全年达到逆差117亿美元,较10年同期的逆差高出19亿美元。汽车贸易逆差主要依靠汽车整车的进口实现。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增长明显慢于出口增长。下半年贸易逆差明显增大,4季度达到35亿美元。
(二)、整车进口数量和档次持续增长。2011年全年汽车整车进口103万台,同比增长28%,进口报关金额432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进口额增长远高于进口量增速。
(三)、汽车整车出口持续恢复,仍需要有效支持。2011年全年的出口量85万台,同比10年全年增长50%,其出口金额109亿美元增速59%,稍高于出口量的增速。随着新兴经济体需求强劲,这两年中国对南美的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市场出口高增长,且越南、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较快。
(四)、乘用车出口出现暴涨暴跌。2011年3季度的乘用车出口占汽车出口的57。6%左右,较10年同期的54。5%增长3个百分点。但4季度的乘用车出口占汽车出口51%,环比下降明显,而同比的出口比重增长10个百分点。这与乘用车出口的机会巨大,主力市场波动巨大相关。
(五)、贸易制裁逐步爆发。为何把目前走势与08年初走势对比,首先是中国的轿车出口高增长,且在部分国家的高增长,其次是世界性经济衰退风险加剧,贸易保护压力急剧扩大,中国威胁论进一步抬头。其中轿车出口在短期爆发式增长,随后快速回落的现象仍在重演,四驱SUV等部分车型的针对部分国家市场出现剧烈的暴跌。巴西等的制裁估计在12年初充分体现,2011年自主品牌出口压力巨大。
(六)、11年汽车零部件进出口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期。09年3季度以来的汽车零部件进口高速增长,而11年3季度的进口零部件有回升到较高增速,4季度回落。下半年出口汽车零部件的增速保持在30%左右的高位平稳水平。
(七)、随着中国对美的轿车产品征收双反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即将在美国遭受反补贴调查,这虽然是没有充分理由的报复,但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不小。
据市场研究的总体看:12年汽车行业尤其是乘用车行业出现与11年的内冷外热趋势反差的走势,汽车进出口均不应过度乐观。
历年汽车行业进出口增长投资分析
2011年全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进出口相抵,顺差15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64亿美元。。
为平衡欧美贸易的顺差,汽车进出口继续努力保持贸易逆差。2011年全年全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1402亿美元,同比累计增长32%。其中进口759亿美元,出口643亿美元,实现贸易逆差117亿美元。
汽车行业进出口历经几个阶段,进出口的增速特征也体现的较充分。02年-07年中国靠出口高增长而经济增速较快,在此背景下的汽车行业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但自08年-10年的汽车进口增速超越出口增速,加之进口促进战略的实施。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和高端消费的主要市场。。
近年汽车整车与零部件进出口走势
研究报告显示,汽车行业进出口走势与总体的外向型经济走势特征基本一致,08年以前的出口高速增长,07汽车及零部件出口达到358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9%。但随着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增速远低于进口增速,导致10年1-12月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进出口总量比例仅有45%,不足三年的时间份额下降14个百分点。而11年的汽车行业出口增速快于进口,出口占比也回升到46%的次低点。
其中出口危机最为严重的是整车出口。10年1-12月的整车出口金额仅为整车进出口总金额378亿美元的18%,较07年的40%高点下滑22个百分点。11年出口整车占整车进出口金额份额稍有回升到20%。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出口虽然也受影响,但11年零部件出口的份额占汽车零件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较07年仅下降5个百分点,出口仍是大头。
汽车工业进出口逐季走势
07-08年出口顺差在20亿美元以上,09年的1-2季度汽车行业进出口的顺差保持在10亿美元左右的停滞状态,09年3季度后的汽车贸易逆差加大,而10年4季度开始又一轮贸易逆差增大过程,此轮幅度明显大于10年那轮逆差,季度逆差增大到30亿元左右。总体看进口的季度走势平稳上升,而出口的增长在2011年4季度放缓。
2011年汽车整车进口车反差较大
根据全国海关统计,2011年全年的中国汽车累计进口103。9万台,年度累计增速28%,而12月的进口增速24%,增长动力仍较强。而全年全国海关出口85万台,增速50%,12月的增速回归到22%的严重低速。
投资分析总体看2011年的进出口累计增速均较正常,30%-的进口增速与前几年速度较符合,而50%的出口增速也是不高的。
2009年,国际汽车市场需求明显下降,我国汽车商品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得益于我国经济刺激政策,进口额则小幅增长,虽然出口降幅明显高于进口,但进出口贸易顺差。
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市场汽车零部件需求也逐步恢复,出口企业受惠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竞争力也明显提升。受此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明显好于上年同期。2010年,全国汽车零部件累计进出口总额为687。3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其中,进口金额273。66亿美元,同比增长46。3%;出口金额413。64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2001~2010年,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平均增厚在那个速度分别为33。5%和50。0%,出口平均增长速度模型高于进口平均增长速度。
中国行业研究网的行业研究专家认为,我国汽车发电机行业产能在增加,且增加快速。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发电机需求不断扩大。汽车发电机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受汽车制造业与汽车电子电器行业的发展影响,产能过剩程度低。近几年来,一批优秀民营企业进入我国发电机市场,这些企业大多具有比较强的资本实力,设备投资比较到位,产品生产规模较大。由于具有劳动力低廉的优势,产品价格较低,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已经大量出口至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但产品大多用于售后维修市场,而参与主机同步开发的配套市场几乎没有。一些企业更是敏感地看到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国际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零部件全球化采购趋势预测趋势对发电机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为了能够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幅度提升的大趋势,使自己保持充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场大规模的新一轮扩产计划已经开始在业内悄然启动。